白露 · 养生——节气特点及养生提要

来源: | 作者:ridocn | 发布时间: 2020-09-07 00:00:01 | 2507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白露:公历9月07-09日交节。


白露:斗指癸。太阳黄经为165度。天气转凉,地面水汽结露最多。

俗语云“处暑十八盆,白露勿露身。”气候的转换会导致人体的不适应,短时间内难以调整过来,空调不宜开过夜,建议把空调定时,开一两个小时后关闭,由此避免一些秋季病的发生。

(衣) 早晚凉风起,裹紧了衣衫

要知道,白露可是全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一个节气。秋高气爽,却又气候干燥,很容易出现“秋燥”、患上感冒,部分有心脑血管疾病、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可能会出现症状反复的情况。天气变凉,人的毛孔要闭合起来防着凉,如果过早就把厚衣服穿上,毛孔就会因为受热而张开,突然降温带来的寒气就容易透过毛孔伤人,所以,坊间流传“春捂秋冻”之说,讲究“秋冻”。但是,健康人群可以这样,适宜的凉爽刺激,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。但老弱者和身体虚寒的人群,起床后应适当添件薄衣,护好腹部、脚部和肩膀等关键部位。睡觉盖好被子也很重要,特别是心脑血管病患者、老慢支患者和关节病患者更莫盲目“秋冻”,以免旧病复发。“白露秋分夜,一夜冷一夜”,“白露身不露,寒露脚不露”的说法,也就是说白露节气一过,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了。另外,白露之后天气冷暖多变,尤其是早晚温差较大,很容易诱发伤风感冒或导致旧病复发。如果这时候贪食寒凉,更容易把脾胃的机能变得不正常,损伤脾胃阳气,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更应禁忌。

(食)健脾润燥,易消化的平补食品

白露时节应注意肺和肾的保养,饮食应当以健脾润燥为主,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温之物,宜吃营养丰富、容易消化的平补食品。初秋养脾,少吃“瓜”(西瓜,甜瓜、黄瓜、冬瓜、苦瓜等),多吃“豆”(绿豆、红豆等),多吃秋果(秋梨、大枣等),进补就吃鸭,守好身体“三气”,吃些“白露果”“白露菜”,从现在开始就要做好必要的防护、保健,守住身体防病底线,为安度秋冬做好身体储备。秋天天气比较干燥,秋天以润肺为主。肺在五色里属白,可以通过多食白色的食物来达到生津润肺、补益肺气之功效,比如银耳、蜂蜜、白芝麻等。而又因肺功能在秋季处于旺盛之期,肺气充足会影响肝,肝气太旺则需要收敛,这时候可以选择吃一些酸的食物去平衡身体机能,比如西红柿、枇杷、柠檬之类的酸味果蔬。白露时节,秋燥伤人,容易耗人津液,因此常会出现口咽干苦,大便干结,皮肤干裂的现象。可多吃一些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或用中药食疗,如西洋参,沙参,杏仁,川贝等。白露时胃肠气血未充,此时饮食宜减苦增辛,以养心肝脾胃,也不宜进食太饱,以免肠胃积滞,变生胃肠疾病。

(住)早睡早起,秋冻适度

夜晚睡卧,不可贪凉。白露是一个表征天气转凉的节气,虽然白天的气温仍可达三十多度,但夜晚仍会较凉,日夜气温差较大,若下雨则气温下降更为明显,因此,要注意早晚添加衣被,不能袒胸露背,睡卧不可贪凉,所谓“白露勿露身,早晚要叮咛”正是说明这个道理。

(行)加强锻炼、适时有度、循序渐进

秋季时节,一些人较容易患上“呼吸道疾病”等秋季病,呼吸道的疾病与肺和肾两个器官有关,在秋季的时候,可以做点简单的保健操来预防疾病的发生。秋天气候宜人,是一年中难得锻炼身体的好季节,在选择运动项目时,应量力而行并持之以恒。俗话说“春捂秋冻”,这个季节穿衣感到微凉是最好的状态,适度的冷感可以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。秋天人体的精气都处于收敛内养的阶段,所以运动量不宜过大,切勿大汗淋漓,以防出汗过多造成阳气损耗,可以选择一些轻松平缓的运动,比如慢跑、太极、快走、瑜伽等,保持适时有度、循序渐进。也要早睡早起,早睡以顺应阳气之收敛,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,且防收敛之太过。



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