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满 · 养生——节气特点及养生提要

来源: | 作者:ridocn | 发布时间: 2020-05-20 00:00:01 | 2296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小满:斗公历5月20-22日交节。


小满:斗指甲。太阳黄经为60度。从小满开始,大麦、冬小麦等夏收作物,已经结果、籽粒饱满,但尚未成熟,所以叫小满。

“小满”即安

二十四节气之中,只有小满,没有“大满”。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。

大满并不是古人所追求的完美境界。

月满则亏,水满则溢,一切达到极致后必然走下坡路。

而“小得盈满”,是将熟未熟,将满未满,还有向上的空间,还可以“继长增高”,这才符合中国人的理想。


小满节气正值五月下旬,气温明显增高,如若贪凉卧睡必将引发风湿症、湿性皮肤病等疾病。在小满节气的养生中,我们要特别提出“未病先防”的养生观点。

从现在起到端午节前后,都是采药的好时机。春天早发的植物,已积蓄了丰富的营养,许多都到了药性最好的时候。

梅子是中国独有的水果。小满前后正是梅子肥美的时节。

民间流传:“吃梅接命”,吃梅子可以延长寿命。

吃一口梅子,两边腮帮子就会酸得流出口水。这是因为梅子刺激到了我们的腮腺。

在腮腺所分泌的唾液中,含有一种蛋白类激素——腮腺素,它可以使人年轻,所以有人把它美称为“返老还童激素”。

梅子有多种吃法——

可以做酱,酸甜可口,能消食解油腻,促进皮肤新陈代谢

可以泡酒,特别好喝,还能调理失眠和关节炎 (做法,点击:小满:且趁青梅尝煮酒)

采花为药,金银花是特别适合种在家里的药花。它一个夏天可以开无数茬花,清香纷郁,沁人心脾。初夏采摘的金银花,留到盛夏时泡水来喝


(衣) 气温升高:及时换衣擦汗

小满节令气温明显增高,面对逐渐湿热的天气,做好养心,以平和的心态适应气温变化,达到心静自然凉。要以积极的心态,应对炎炎夏日,从细小处着手,做好养生保健。小满雨量增多,雨后气温会急剧下降,要注意适时添加衣服,避免着凉受风而患感冒。热时不急贪凉,求冷凉不可太过。适当注意调节情志和生活起居,适应节令变化。

(食)饮食调养:清爽素食祛湿养心

在饮食调养方面,应以清爽素食为主,常吃具有清利湿热作用的食物,如赤小豆、薏仁、绿豆、冬瓜、丝瓜、黄瓜、黄花菜、水芹、荸荠、黑木耳、藕、胡萝卜、西红柿、西瓜、山药、蛇肉、鲫鱼、草鱼、鸭肉等,有利于防治皮肤疾病。

皮肤病患者则切记忌食味重油腻、生湿助湿食物,如动物脂肪、海鱼、酸涩辛辣类食物;忌温热助火及油煎熏烤的食物,如生葱、生蒜、生姜、芥末、胡椒、辣椒、茴香、桂皮、韭菜、茄子、蘑菇,海鱼、虾、蟹等各种海鲜发物,以及牛、羊、狗、鹅肉等。

人生病,中气弱,百病的根源就是寒湿。寒则生湿,湿则是气不运,寒则肾阳不足,肾阳不足,化生的中气就不足。

食疗祛湿是一个不错的方法

赤小豆薏米粥

薏米在中药里称“薏苡仁”,《神农本草经》将其列为上品,它可以治湿痹,利肠胃,消水肿,健脾益胃,久服轻身益气。

赤小豆补心养血,古籍里记载它“久服令人瘦”,就是说经常吃赤小豆还有减肥的作用,也有明显的利水、消肿、健脾胃之功效。

现代人精神压力大,心气虚,饮食不节,运动量少,脾虚湿盛。既要去湿,又要补心,还要健脾胃,非薏米和赤小豆莫属。将其熬成粥,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为人体吸收,同时不给脾胃造成过多负担。

此外,玉米、扁豆、水芹等家常食物也有降浊利尿、健脾和中、消暑化湿的功效,体内湿气重的人群可以多吃一些哦!


(住)健康起居:湿邪外侵应祛湿养心

夏天天气闷热潮湿,也是皮肤病发作的季节,特别要警惕“风疹”,风疹常发生于身体各部位,发病迅速,皮肤皮疹大小不等,并伴异常瘙痒,随气候冷热或减轻或加剧。应注意不久居湿地,纳凉有度。如若贪凉卧睡则易于引发风湿症、湿郁之病、湿邪侵袭致皮肤病等,也易引发胃肠炎等。小满节令也是通过“治未病”增强机体正气和防止病邪侵害重要时期,重视未病之前,做好预防,防止疾病发生。勤换干爽衣服、被、垫等,还有含艾成分的沐浴用品也是这个时间的佳品。

另外祛湿也是这个时节的重要环节,按摩祛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

为大家推荐几个适合按摩祛湿的穴位,如果不清楚,建议买台全身按摩椅,最好有大腿部位按摩功能的按摩椅。
丰隆穴:丰隆穴在小腿外侧,膝眼与外踝尖间的中点,也就是外踝尖上8寸的位置,距离胫骨前缘两横指的距离。
按摩功效:丰隆穴是临床“祛痰”的主要穴位,具有祛湿涤痰的作用,配合足三里长期坚持按摩能清除浊湿。
阴陵泉穴:阴陵泉位于小腿的内侧,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,与阳陵泉穴相对。顺着膝盖内侧横纹向上,会摸到一块突起的骨头,它是胫骨,顺着胫骨的下方和内侧向上摸,会摸到一个胫骨拐弯并且凹陷的地方,这里就是阴陵泉所在位置。
按摩功效:阴陵泉为足太阴脾经的合穴,它能够健脾益气,促进脾运化水湿的功能,能健脾化湿、通利三焦、消胀利水。
足三里穴: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,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。
按摩功效:作为健脾胃的第一要穴,足三里穴对所有消化系统疾病均有效果,除湿自然也少不了它。按摩足三里穴可增强抗病能力、调理脾胃、疏风化湿、扶正祛邪。
承山穴:稍稍用力踮起脚尖,小腿后侧肌肉浮起的尾端即为承山穴。
按摩功效:承山穴是人体最有效的祛湿要穴,能振奋膀胱经的阳气,排出人体湿气。有些人轻轻一按自己的承山穴,就会有明显的酸胀痛感,表明体内有湿气。

常患皮肤病的朋友,不易按摩,可艾草活血理脾、缓解皮肤瘙痒,进行草药祛湿。


(行) 运动健身:运动祛湿

小满节令养生也离不开运动健身,应该选择适合的项目和恰当的时机。比如慢跑运动,当于清早或者傍晚气温低时进行,或者室内通风处活动,要尽量避开日晒。可以多进行游泳等运动,或者室内球类等,但要特别注意安全。

湿邪侵入体内,不要想着一次两次的运动出汗就可以排出,祛湿靠的是长久的坚持,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。建议:每星期运动5次,每次运动坚持30分钟以上,这会产生很好的祛湿效果。脾主四肢,因此以祛湿为目标的运动应该要兼顾到四肢,这样才能达到祛湿的效果。比如,健身、打羽毛球、跳绳、慢跑、快走等都是比较适合的运动方式。运动祛湿但也要劳逸结合,避免外湿伤身。运动出汗后要及时补充水分,其中以温开水为最佳。

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