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 · 养生——节气特点及养生提要

来源: | 作者:ridocn | 发布时间: 2021-03-30 13:57:26 | 2684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清明,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,是二十四节气中,既具自然内涵又具人文内涵的重要节气,常被称为行清、踏青,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。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,是这个节气最普遍的活动。此时,天气已经十分温暖,甚至有些许炎热,昼夜温差逐渐缩小,雨水渐渐增多,天气由冷转热才真正开始。转季时,身体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变化。所以,即使不是冬天,了解一些养生知识是很有必要的。

跑步

(衣)减少衣物,穿着宽松

天气开始变热,要适时减少衣物,在柜子里过冬的夏天清凉衣服,可以拿出来清洗、晾晒,随时都可以穿了。漂亮的连衣裙、舒爽的短衬衫,通通都可以安排上了。自然万片绿,踏青好时节,穿上清凉夏装,拥抱青山绿水,倾听鸟语花香,实在惬意。要是进入夏季,可就不太适合郊游了。抓紧春天好时节,赶紧体验吧。

饮食

(食)清淡饮食,柔肝养肺

春天五行属木,而人体的五脏之中肝也属是木性。 肝气旺盛而升发,人就精神焕发。如果肝气升发太过或是肝气郁结,都易损伤肝脏,到夏季就会发生寒性病变。因此,顺应天时变化,对自己的日常饮食起居及精神摄养进行相应调整。清明时节应多吃“柔肝”的食物,饮食宜温,以清补为主。如荠菜、山药、菠菜、韭菜、银耳、大枣等。由于清明雨多湿气较重,在饮食上要注意选择一些温胃祛湿的食物,如白菜、萝卜、芋头等。慎吃“生发”的食物。清明正值肝阳上升时节,故不宜进食竹笋、咸菜、鸡、海鱼等“发物”。

早睡

(住)早睡早起,拒绝熬夜

春分后,来到清明节气,冬日昼短夜长的日子就要暂告一段落了。同时,将慢慢进入昼长夜短的阶段。早上天亮的时间提前了,人自然也就醒得早。要是夜晚熬夜,深夜不睡,不仅伤肝,而且还会影响第二天的精气神,极易疲劳不堪。因此应早睡早起,保证第二天的活力。天气渐暖,注意打开门窗,通风透气,加强室内空气流通,保持干爽,避免滋生细菌。

瑜伽

(行)户外运动,室内锻炼

清明节气天气暖和,风和日丽,适合选择动作柔和的锻炼方式,如室内有氧健身操、太极拳、健身瑜伽等;又可以选择踏青、放风筝、荡秋千等放松身心的中轻度户外活动。通过锻炼可将郁结、刚烈的肝气舒展出来,但运动过程中切忌过度出汗,以调养五脏。另外,外出踏青,“动”宜适度。下雨时,建议选择室内健身

更多